走進案家
根據統計,全台有超過一百二十萬的身心障礙人口,其中僅20%有能力且順利就業(包含庇護工場)。另外80%的身心障礙人士,又過著什麼樣的生活呢?
個案故事
走進羅女士承租的三坪套房,霉味撲鼻而來,但除了每周三次的洗腎,羅女士幾乎足不出戶,窩居在這個小空間裡。十年前因糖尿病視力退化幾近全盲後,收音機就是她每日的娛樂。
失去視力的頭三年,羅女士一度入住照護機構,但龐大的花費快速的用光了所有積蓄,甚至開始與親友借貸,最後不得已搬與妹妹同住。但單親扶養著兩個孩子的妹妹也逐漸入不敷出,龐大經濟壓力之下,兩姊妹齟齬漸增,羅女士終究自己搬了出來,獨自在外租屋。現在的一日三餐,全靠友人協助送餐,目前儘管找到了願意協助送餐的便當店,但每日的餐費、來回洗腎的交通,以及每月的房租,依然是羅女士沉重且看不見盡頭的負擔。
羅女士申請了百善基金會的資源後,每月的資助稍微紓解了她緊迫的經濟,百善的社工同時也開始為她盤點身心障礙相關資源,針對她的困難,聯繫對應的民間單位,建立資源網絡,並進一步為她釐清目前尚未取得的視障註記,是否能鑑定取得,讓視障相關的資源得以銜接。
百善理念
有些人能透過短期的急難救助越過障礙,有些人卻需要有人執子之手方能跨越生命的困境。百善基金會並非專業的身心障礙照護單位,但卻期許能在黑暗中鑿壁引光,發現那些獨自與困境奮鬥、沒有能力為自己發聲的人,除了必要的經濟支持,更積極協助他們盤點社會資源,引入更適切且專業的協助。